东汉末年,鲁国有一个小孩名叫孔融,他聪明伶俐,乖巧懂事,深受家人和邻里的喜爱。
孔融四岁那年,有一天,父亲的朋友送来了一盘梨。父亲看着那盘黄澄澄、香喷喷的梨,心想:这可是个好机会,可以考考孩子们的品德。于是,他把孔融和他的哥哥弟弟们都叫到跟前,说:“这盘梨,你们自己分着吃吧,看看谁最懂得谦让。”
哥哥们听了,纷纷伸手去挑大的梨。而孔融却静静地站在一旁,没有急着去拿。等哥哥们挑完后,盘子里只剩下了一些较小的梨。这时,孔融才走上前去,挑了一个最小的梨。
父亲看到这一幕,十分惊讶,他问孔融:“孩子,你为什么挑这个最小的梨呢?大的梨多好吃啊。”孔融认真地回答道:“父亲,我年纪小,应该吃小的梨,把大的梨留给哥哥们吃。”
父亲又问:“那弟弟比你还小呢,你为什么不把小的梨留给他呢?”孔融笑着说:“我是哥哥,应该照顾弟弟,所以我把小的梨留给自己。”
父亲听了,欣慰地笑了,他夸奖孔融说:“你真是个懂事、谦让的好孩子。”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就在邻里之间传开了,大家都对孔融的品德赞不绝口。
这个故事流传至今,成为了传统美德中谦让的典范。它告诉我们,在生活中,我们应该学会谦让,尊重他人,不要只考虑自己的利益,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喜爱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