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25年的桂林漓江,游客正以全新视角欣赏“山水甲天下”。祥云AS700载人飞艇低空掠过江面,透明舱体提供360度全景视野;大疆Avata穿越机带领游客“一视角”穿越溶洞,心跳加速的体验让复购率达60%。这场由低空经济引发的文旅升级,正以“沉浸式、个性化、科技化”为核心,重塑旅游消费场景。
低空文旅的爆发源于技术、体验与市场的三重驱动。技术层面,峰飞V2000CG载人飞行器采用复合翼设计,续航达4小时,可搭载4名乘客;华为5G-A基站支持8K超高清直播,游客可通过VR设备远程“乘坐”无人机游览。体验端,深圳推出“低空+海岛”联运项目,游客从市区乘eVTOL15分钟抵达大鹏半岛,再换乘直升机俯瞰海岸线;西安开发“无人机灯光秀+历史剧”融合产品,单场演出吸引5万人观看。
市场数据印证了低空文旅的潜力。2025年一季度,低空旅游市场规模突破300亿,同比增长120%;携程平台低空旅游产品预订量较2024年增长5倍,90后、00后占比超70%。企业层面,亿航智能与中旅集团合作,在海南、云南等地布局10个低空旅游基地;美团无人机在三亚开展“空中婚礼”服务,客单价超5万仍供不应求。
低空文旅的未来是“全域融合”。在浙江莫干山,无人机配送与民宿结合,游客可通过订购“空中下午茶”;在四川九寨沟,直升机观光与生态监测联动,游客可参与“保护一片森林”公益项目。当低空经济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,旅游将从“观光打卡”转向“深度体验”,催生万亿级新市场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