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年间,学风兴盛,众多学子渴求知识,探寻真理。杨时,便是其中一位怀揣着对学问无限热忱与追求的年轻学者。他自幼聪慧好学,博览群书,在当地已小有名气,但他并不满足于此,一心渴望能得到更渊博学者的指点。
当时,著名学者程颐学识渊博,品德高尚,其学说影响深远,吸引着无数求学者。杨时听闻程颐的大名后,便与同学游酢相约,一同前往程颐住处请教问题。
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,天空阴沉沉的,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刮在脸上。杨时和游酢匆匆赶到程颐家时,却得知老师正在午睡。他们本想轻轻叫醒老师,可转念一想,老师平日里教学辛苦,此时好不容易能休息片刻,怎能轻易打扰?
于是,两人默默地站在门外等候。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天空中渐渐飘起了雪花。那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,很快就将他们的衣衫染白。寒风呼啸着,吹得他们瑟瑟发抖,但他们却像两尊雕像一般,静静地伫立在雪中,眼神中充满了对老师的敬重和对知识的渴望。
不知过了多久,程颐终于醒来。他打开门,看到站在雪中的杨时和游酢,不禁大吃一惊。他赶忙将两人迎进屋内,心疼地说:“你们怎么不叫醒我呢?看这大雪天的,把你们冻成这样。”杨时恭敬地回答道:“老师平日里操劳,我们不忍打扰您休息,这点寒冷算不了什么。”
程颐深受感动,从此对杨时更加器重,悉心教导他。杨时也不负所望,在程颐的教诲下,学问日益精进,最终成为了一代大儒。而“程门立雪”的故事,也成为了尊师重道的千古佳话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