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喜鹊衔枝的传说再次唤醒七夕的浪漫,山东烟台牟平区的果模手艺人王桂香正伏案雕刻。她手中的枣木胚上,喜鹊登梅的纹样渐次浮现,木屑纷飞间,传统技艺与节日情愫悄然交融。
一、刀尖上的非遗密码:从婚庆果模到爱情信物
烟台果模雕刻源于清代,最初用于制作婚礼"四干四鲜"中的果品模型。王桂香的工作室里,300余块古法果模静静陈列,其中一对清末的"龙凤呈祥"模子尤为珍贵。"过去姑娘出阁,陪嫁里必须有一套十二生肖果模,寓意多子多福。"她轻抚模子上的祥云纹路,木纹里沉淀着三代人的婚俗记忆。
今年七夕,王桂香创新推出"鹊桥相会"系列果模。她将传统饽饽花改为立体雕刻,喜鹊翅膀采用透雕技法,羽毛层次分明如振翅欲飞。更巧妙的是,果模底部暗藏磁吸装置,可组合成完整星河图案,"年轻人喜欢这种能互动的文创,既有仪式感又好玩"。
二、木与果的对话:从田间到展厅的技艺重生
在烟台苹果之乡观水镇,果农们正将丰收的苹果送入雕刻车间。经过果模压印的苹果表面,浮现出"比翼双飞""心心相印"等吉祥图案,身价瞬间提升三倍。这种"文化赋能"模式,让传统果模从婚庆用品变为高端礼品,订单已排至中秋。
王桂香还开发了"可食用果模"。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食品级硅胶模,年轻人可用巧克力、果酱自制爱情甜品。"上周有对小情侣刻了对方名字缩写,说这是最特别的七夕礼物。"她笑着展示手机里的顾客返图,屏幕里跳动着传统技艺的现代生命力。
三、非遗新势力:当00后传承人玩转短视频
王桂香的女儿李萌是位"非遗新青年"。她在抖音开设"桂香果模"账号,用延时摄影记录雕刻过程:刀尖在木料上游走,喜鹊羽毛渐次舒展,配合《鹊桥仙》的背景音乐,单条视频获赞12万。更创新的是"果模盲盒"——随机发放不同纹样的模子,附赠古法果品制作教程。
这种"传统技艺+互联网思维"的模式,让工作室月销量突破5000件。李萌还计划开发AR果模,扫描实物可查看3D动画版的牛郎织女故事,"要让00后觉得,非遗比手游还有趣"。
结语:在木纹里生长的永恒爱意
从清末的婚庆陪嫁到抖音的爆款文创,烟台果模用一刀一刻诠释着中式浪漫的真谛。当王桂香将完成"鹊桥相会"果模轻轻放入锦盒,她看到的不仅是木料的蜕变,更是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重生——那些刻在木纹里的爱与祝福,正以更鲜活的方式,走进年轻人的七夕,走向更广阔的天地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